:::
計畫目標與策略
生態工法因時空因素孕育而成,其所運用之生態理念並非要求對自然環境完全的障礙,而是著重於最少量的人為破壞,減少對自然環境及野生動物之衝擊,並避免使用過多人為加工材料,以避免環境形成不可回復的劇烈變化,以達到整治效益與保存自然生態的雙贏目標。本分署治理工程生態工法有:土壩、加勁格網護坡、砌石護岸、魚道設置、開口壩、預鑄方格子框、植草(花)護坡等。
獨座溪-生態工法整治集水區
獨座溪集水區
• 地理位置屬嘉義縣番路鄉公興村,包括
大埔事業區第150-155等六個國有林班地及約20公頃私有地,屬八掌溪流域仁義潭集水區,腦寮溪子集水區,係仁義潭水源水質保護區。集水區面積1,416公頃,海拔310~1,379公尺,溪流長度5,470公尺,年平均雨量2,850毫米,年平均溫度16.5℃。
歷年災害
• 集水區地質屬泥岩地質及風化岩地質,因崩塌嚴重,多年來治理後漸趨穩定,惟受九二一地震影響,山頭、山腹又嚴重崩塌面積共達53公頃。
治理對策及工法
• 利用現場豐富之木石材料,就地取材,乾砌石護坡、護岸,崩塌坡面以木竹打樁編柵,河道兩旁利用疏濬之土石回填植生造林。
工法介紹
• 坡頂源頭:稜線地帶堪尋及填補裂縫,做截導水處理,將地表水引流至安全地點,排住山下,以防流入裂縫或崩塌面,崩塌地邊緣高莖危木截短,無法挽救(留住)之土石予以清除。
• 崩塌裸坡面:整修崩塌坡面,去除危石。視坡度陡緩,做適當之編柵及橫向截水設施,將地表水引到植被良好地區。在坡面外圍做適當之截水工,以防地表水流入崩塌區。填平蝕溝做護底護岸或小型節制壩控制蝕溝,施作植栽以穩定坡面,幫助受創的大地復原。
• 坡腳及堆積區處理:堆積地坡面打樁編柵,並施作截水工,基腳穩定工,施作植栽以穩定坡面。
• 土石流沈積區之處 理:依集水區面積及設計降雨量計算排洪斷面,疏濬 沈積土石,並就地取材,構築適當的護岸及固床工,兩岸進行植栽,以防新沖刷,沈積區之全面或局部植樹造林以作為緩衝帶。
生態環境
• 本集水區屬暖溫帶及亞熱帶闊葉樹林,植生種類隨海拔的不同而有所差異。暖溫帶闊葉林以樟科及殼斗科為主,亞熱帶闊葉樹林以棋盤、蓮葉桐為主。
哺乳類
• 台灣鼴鼠、台灣葉鼻蝠、赤腹松鼠、刺鼠
鳥類
• 本區最優秀的鳥種為白腰文鳥、五色鳥、繡眼畫眉及紅嘴黑車鳥,皆為留鳥。代表性的下侯鳥為中杜鵑、過境鳥為紅尾伯勞。而普遍分佈於中、低海拔區之鳥類為鉛色水鶇及台灣紫繡鶇、大冠鷲、毛腳燕、赤腰燕、綠繡眼、白腰文鳥。
爬蟲類
無尾目-日本樹蛙、白頜樹蛙、艾氏樹蛙、面天樹蛙、澤蛙、拉都希氏赤蛙。
有鱗目蜥蜴亞目-斯文豪氏攀蜥、台灣草蜥、麗紋石龍子、台灣滑蜥。
蛇亞目-錦蛇、臭青公、過山刀、雨傘節、龜殼花、赤尾青竹絲。
魚類
• 台灣馬口魚、粗首鱲、台灣爬岩鰍及褐吻鰕虎,其中前三種為台灣特有種。底棲生物類僅有長臂蝦科陸封型粗糙沼蝦,螺貝類則完全沒有。
獨座溪生態工法整治集水區
瀏覽人次:10694
最後更新日期:2024-06-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