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2507/25
為維護瀕臨絕種山麻雀重要棲地環境,農業部林業及自然保育署嘉義分署昨(24)日於嘉義縣竹崎鄉中和村石棹舉辦「茶園與山麻雀的永續共存」茶園減藥課程,向嘉義縣山區茶農推廣茶園減藥與山麻雀保育。此次課程由嘉義分署委託嘉義縣野鳥學會舉辦,特邀農業部農業藥物試驗所茶葉用藥專家林秀橤副研究員擔任講師,吸引大阿里山茶區茶農熱情參與,番路鄉公田村陳良典村長及隙頂社區發展協會陳善宏理事長亦專程參與學習,在兼顧茶農收成的前提下,瞭解透過合理用藥可兼顧守護山麻雀棲地,營造茶香與鳥鳴共存環境。
山麻雀屬於瀕臨絕種保育類動物,全臺數量不到2000隻,主要棲息於鄰近山村聚落、農耕地及森林邊緣的淺山環境,目前族群受到棲地改變、巢位及食源不足等多種威脅,其中慣行農法的使用,造成山麻雀可覓食之草生地及昆蟲的減少。嘉義縣梅山鄉瑞峰村、竹崎鄉中和村石棹等大阿里山茶區之茶園也是山麻雀常利用棲地,但茶葉栽培通常難以避免農藥的施用。為維護山麻雀棲地環境,嘉義分署於國土生態綠網計畫中劃設「阿里山淺山農地保育軸帶」,將山麻雀納入關注物種推動保育行動。嘉義分署透過每年辦理友善農業主題課程及深入社區、學校宣導等方式,推廣友善耕作、茶園減藥及草生栽培農法,並導入山麻雀保育意識。本次特邀農業藥物試驗所林秀橤副研究員擔任講師,邀請在地茶農說明茶園減藥的方法,以守護山麻雀棲地。
林秀橤副研究員在課程中指出,農藥施用時通常僅有極少量會實際作用在標的生物上,絕大多數的農藥會進入環境中,並有機會對在田間活動的生物造成潛在危害。棲地因農藥的使用遭受破壞,也是山麻雀等野生鳥類族群減少的原因之一。本次課程透過病蟲害及雜草整合管理策略(IPM)的推廣,藉由營造不利病蟲害及雜草發生環境及掌握最佳防治時機,再投入防治措施。策略強調以將病蟲草害族群控制在經濟危害之下而非徹底剷除為目標,並以非化學製劑的防治方法為優先,必須使用化學藥劑時,盡可能選擇對生物、人類及環境影響最低的藥劑,進而鼓勵草生栽培,以增加山麻雀可食用之草籽及昆蟲。
嘉義分署也曾與林副研究員合作針對茶園核准登記使用藥劑對鳥類毒性強度製作清單,協助茶農選擇對鳥類毒性較低的藥物。本次參與課程的茶農積極參與討論,深度了解農田減藥的實施空間與技巧,以兼顧節省成本及友善環境。嘉義分署期待農友能採用合理友善的農法,實現茶園經營與生態保育的雙贏,讓農田有機會成為生物多樣性的庇護所,使茶香與鳥鳴在大阿里山區得以和諧共存。
相關照片
下列為本網站使用鍵盤操作相簿功能說明:
- 向上鍵:照片選單顯示
- 向下鍵:照片選單隱藏
- 向左鍵:上一張照片
- 向右鍵:下一張照片
- ESC鍵:離開相簿
回列表
瀏覽人次:26
最後更新日期:2025-07-25